“把垃圾填埋地下,蓋上一層好土,誰也看不出來。”
近日有記者暗訪發現,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一些土地復墾項目承包商在深坑填土過程中偷埋固廢,涉及土地面積超過150畝,填埋垃圾或超萬噸。復墾方通過微信、貼吧等平臺攬客,一車危廢收費5萬元。據悉,該項目已至少有50畝復墾地通過了驗收,不久將被用作耕地,種植農作物。
土地復墾,本是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和造福民眾的大好事,而在山東鄆城,土地復墾卻淪為了垃圾偷埋的遮羞布。如此行為,既是在破壞生態環境,更是在傷害民眾。根據報道,該土地復墾現場,蓋上約兩米厚的好土之后,復墾地的外觀與普通土地別無二致,然而潛伏在數米之下的,是不計其數的塑料、紙渣、生活垃圾,甚至包括性質不明的液體危廢。
根據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危險廢棄物也不可以隨意堆放,必須建有專用貯存設施場所,貯存設施必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顯然,鄆城這里復墾地成固廢“地下”填埋場,已明顯違背了法律規定。
據報道,目前這些復墾地的填埋垃圾或超過萬噸。若真如此,按照法律規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的”即構成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嚴重的污染環境罪。而超過萬噸的情況,已構成了后果特別嚴重的情況,可能會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讓人咋舌的是,萬噸垃圾填埋地下后,相關的復墾地還要作為耕地種植農作物。有相關專業人士曾表示,危廢固廢隨意排放,這些固廢中的液體一旦滲入到地下,會對土壤有較大影響,且土壤被污染后不僅會影響種植能力,連長出來的農作物的安全也不能保障。所以,復墾地偷埋萬噸垃圾,也會產生嚴重的生命安全隱患。
然而,如此行為,性質惡劣,還敢如此明目張膽,令人匪夷所思。試問,當地的正常監管和督查,到哪里去了?難道150畝的非法地下填埋場,超萬噸的填埋垃圾,就那么難以發現?
據報道,目前這150畝復墾地,至少有50畝已通過了復墾驗收。我國《土地復墾條例》第28條規定,對于土地復墾,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進行土地復墾驗收,應當邀請有關專家進行現場踏勘,查驗復墾后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復墾標準以及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核實復墾后的土地類型、面積和質量等情況,并將初步驗收結果公告,聽取相關權利人的意見。
可像鄆城這些極具污染性和安全隱患的土地,為何還能通過復墾驗收?是復墾方手段高明,足以瞞天過海,還是農業和環保部門在驗收時只是走了一下過場?到底是真的驗收沒問題,還是相關部門驗收時存在貓膩,需得好好查查了。
對于此事,當地已給出回應,當地市縣負責同志帶領有關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同時成立了由紀委監委、公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全面展開調查,對發現的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進行處理。
即使此事后續得到妥善解決,實現了依法處理,但這樣嚴重的問題的發現,足以暴露出當地基層社會治理存在失效的可能,值得所有人警惕。
關鍵詞: 復墾地偷埋固廢